4008-610-616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连杆式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在多工序冲压生产中的作用 < 返回列表

连杆式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在多工序冲压生产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5-04-27 11:40:05 浏览:1次 责任编辑:东莞佑亿设备

一、连杆式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连杆式机械手是一种基于连杆机构运动学原理设计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其核心结构和工作流程如下:

1结构组成

基座:固定部分,提供稳定支撑。

连杆与关节:由多个刚性连杆通过转动副或移动副连接,形成开式运动链。每个关节配备驱动装置(如电机、液压缸),通过低副接触(面接触)实现耐磨损、高精度的运动传递。

执行器:末端工具(如夹爪、吸盘),用于抓取、搬运或操作工件。

2运动方式

旋转与平移组合:通过关节旋转实现空间姿态调整(如横滚、俯仰、偏转),连杆伸缩或滑动完成直线运动。例如,四连杆机构可实现近似直线运动,六连杆机构具备6个自由度,能精准定位工件。

3驱动与控制:采用伺服电机或气动驱动,通过信号解码器和控制器实现轨迹规划。例如,在冲压生产线中,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手以30/分钟以上的节拍连续作业。

4运动学特性

低副机构优势:面接触设计承载能力强,易于润滑和维护,适合高速、重载场景。

轨迹灵活性:通过改变连杆长度或关节角度,可实现复杂空间轨迹(如切比雪夫连杆机构的近似直线运动)。

  

 

二、连杆式机械手在多工序冲压生产中的作用

多工序冲压生产涉及落料、冲孔、成形、弯曲等工艺,连杆式机械手通过以下方式提升生产效能:

1自动化连线生产

多机协同:适用于2台以上冲床连线作业,通过高刚性机架和精密传送机构(如移送杆、真空吸盘),实现工件在工序间的快速转移。例如,4台冲床连线生产中,机械手可同步完成上料、传递和下料。

高效送料:配合自动送料装置,减少人工干预,生产节拍提升至30/分钟以上,显著缩短单件加工时间。

2提升效率与质量

稳定性保障:连续24小时作业能力,避免人工疲劳导致的误差,产品合格率提高。

精准定位:通过伺服电机和编码器控制,确保工件在模具中的位置精度(±0.1mm以内),减少次品率。

3适应性与灵活性

模具兼容性:可适配非标准模具,支持冲床平台任意角度架高,3分钟内完成模具定位切换。

生产柔性:采用开放式可编程技术,存储多种产品参数,快速响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

安全与成本优化

危险环境替代:在高温、噪音或有毒环境中替代人工,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投资回报率高:相比关节式机械手,设备投资成本降低50%-60%,且无需统一设备高度,节省厂房空间。

 

三、总结

连杆式机械手通过连杆机构的低副运动学原理,实现了高效、精准的工业自动化操作。在多工序冲压生产中,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提升生产效率(节拍提升30%以上)和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更通过柔性化设计和安全性能,为企业降低综合成本,适应复杂多变的制造需求。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连杆式机械手将成为冲压行业自动化升级的关键设备。